國潮產業浪潮之下,當下的「國潮」不僅是國貨之潮,更是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在審美、設計上的多元化、多樣性表現。國風設計從“古”入今,延續著中華文脈,國潮貫穿著我們的美學風格、文化精神和時代氣象。小到一支筆、一雙鞋,大到家居建筑,國潮設計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時尚連接。
但什么才是真·國潮?設計對品牌的價值和意義到底是什么?
4月29日,瑞德設計創始人&董事長、PINKTOP繽兔創始人、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李琦做客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觀潮者》直播間,共同探討「何以國風?超級設計永不退潮」。
觀潮新消費:如何正確理解“國潮設計”?
瑞德設計李琦:“國潮設計”彰顯著當下的一種文化自信。 所謂的國潮設計是伴隨著一系列新銳消費品牌的誕生而崛起的。這些新消費品牌對設計尤為重視,其中有不少原創設計師將中華文化注入到設計理念中,最后形成了「國潮」設計風格。 但國潮并不代表僅僅只是在包裝上貼個國風的圖案。很多設計想要通過國潮來推行概念,強化標簽,但設計出的產品流于俗套,這種設計沒有真正理解國潮的本質,嚴格來說算不上國潮。
真正的國潮設計是源于生活,源于消費者,需要傳達出一種當下的生活理念、一種精神主張,需要考慮到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總體來看,我認為國潮設計是一個向好的趨勢,能夠通過設計賦予消費者對幸福和美好的感知。但不足在于,如今的國潮設計更在意形式,而忽略了實際的消費體驗和產品的使用感。表面功夫做得足,但內在的提升很少。

現在行業里出現了“國潮設計”這一專有名詞。但“美”不是單一要素,也不是表面的“圖騰”。國潮設計最根本的內涵是中華文化、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是新一代中國年輕人消費的觀點、價值、愛好等的體現。
國潮原始的創意點和散發點源于我們的生活,當然不同的人對美的需求、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會不一樣,所以現在整個國潮就顯得非?;钴S和多元化??梢钥吹?,不管是美妝行業、食品飲料行業乃至交通工具行業等,都無不在體現出國潮設計帶給我們精神文化層面的美好享受。所以對國潮設計的全面定義和理解,還是要建立在我們的生活方式上。

觀潮新消費:國潮崛起背景下,有哪些好的案例值得分享?
瑞德設計李琦:伴隨著文化崛起,我們開始從骨子里真正認可自身的文化,這便是文化自信。像冬奧會開幕式中就有不少非常國潮的設計,二十四節氣的設計美輪美奐,每個節氣都對應著人與天的關系,這種從傳統文化走出來的設計就是真正的國潮。故宮的文創、花西子的口紅、茶顏悅色、五菱宏光等設計也都是在國潮背景下誕生的具有先鋒意義的示范。
此外,群體記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以瑞幸和椰樹合作的產品椰云拿鐵為例,椰樹之所以能在這里翻紅,很大程度上源于產品極具記憶點的符號特質。如果一款設計能夠被消費者記住,那么隨著時間的流逝,品牌形象在消費者的記憶中經過美化,往往能夠增加消費者對該品牌的認同感。
盡管現在一些國潮設計也有負面的評論和聲音,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大國潮的背景下,一些創新設計作品承載著極強的先鋒性,具有示范引導的作用。國潮設計層出不窮,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和消費者進行互動,這些新的生活方式也會贏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

瑞德設計·品牌通過挖掘超級文化符號,借力國民心智資產,從膾炙人口的《白蛇傳》中汲取設計靈感,從0到1打造了「朝馥令」國風香水。

瑞德設計旗下年禮品牌「喜抹」從19年至今,每年聯合食品領域優秀品牌帶來意想不到的新年創意與驚喜,用好吃好玩高顏值定義中國新年貨。

瑞德設計·品牌通過國潮插畫的形式,將「炎亭漁夫」的品牌故事與海味零食的產品特征深度結合,打開包裝即刻開啟鮮味體驗。

觀潮新消費:目前中國消費品設計有哪些問題?
瑞德設計李琦:整體來看,如今中國消費品設計已經有很大改善,但問題也依然存在。 首先是抄襲的問題。抄襲所造成的最大傷害,在于降低了真正想要做原創的設計師對原創的投入度。不過隨著對版權、專利保護重視程度的提升,抄襲的情況會有所好轉。
其次是設計整體以美學導向為主,忽略了對工藝質量的保證。如果沒有完整的供應鏈保證設計精準落地,其實也是對國潮設計的一種傷害。

觀潮新消費:有人認為,“當下中國設計還處于學習西方設計的階段”,您怎么看?
瑞德設計李琦:今天的中國設計已經不再處于“學習”的階段,而是進入了敢拼比超的節奏。無論是創新能力、概念發現和新生活方式,如今的中國都比西方更加活躍,現在的西方其實更需要學習東方思維來理解中國。
其次,無論是中國設計還是西方設計,都呈現出尊重本土的趨勢。所以我們的國潮不只是做簡單的文化輸出,更重要的是需要樹立文化的在地性意識。
最后,設計人才開始高度交融。整體來看,我們依然需要向西方學習,但我們也形成了自己的主張和方法論。

瑞德設計專為全球華人廚房研發、設計的水槽洗碗機,以開創式的品類創新榮獲全球工業設計賽事首個頂級100萬大獎?!阜教瘓F」也因此在水槽洗碗機品類穩坐行業“第一把交椅”,形成競爭壁壘。

瑞德設計·出品的自主品牌「PINKTOP繽兔」深度洞悉當下年輕女性的美妝護膚需求,開創了全球美妝冰箱新品類。


觀潮新消費:針對品牌方的設計需求,設計師和品牌方通常有哪些分歧?
瑞德設計李琦:設計和品牌可以有博弈,但最終還是要追求商品的成功。當甲方給出一個命題時,設計能否和甲方一樣相信這個命題,當設計提出一個美好的概念時,甲方是否能夠認可。雙方在產品落地過程中不斷博弈,但歸根結底,沒有哪一方是錯誤的,每一方都在為推動商品的成功而努力。

觀潮新消費:如何看待設計對一個品牌的價值和意義?
瑞德設計李琦:品牌對企業而言不是一套工具,而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存在,它是商業競爭的利器。
設計在品牌中有三大核心要素:
首先是抓住用戶。在以用戶為中心的商業時代,以設計為基礎的創新體系成為用戶的洞察者,而這一體系中,設計師毫無疑問處于前沿地位,因此如何抓住用戶對設計而言至關重要;
其次是定義設計。好的設計必須要把產品和用戶之間的關系定義清楚才有可能贏得市場青睞;
最后是趨勢。設計需要解決的是趨勢,而趨勢則代表未來。設計所體現的三大要素如果能夠被品牌正確駕馭,它所發揮的能量無疑是巨大的。設計和品牌其實就是陰陽兩面的關系,設計為陰,企業為陽,它們相互融合,而非誰單方面地賦予另一方價值。

自1995年至今,「方太集團」攜手瑞德設計共同打造了系列里程碑產品,始終引領中國廚電行業變革。其中風魔方系列累計銷售額超100億,水槽洗碗機系列累計銷售額超50億,集成烹飪中心系列累計銷量破100w臺。

觀潮新消費:據您觀察,近幾年中國新消費品牌在設計風格和理念上有什么變化?
瑞德設計李琦: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到現在為止新消費理念的風格可以用“不拘一格”來形容,沒有任何招式可言,而風格的變化則源于對生活的洞察。
以我們為卡特馬克設計的鍋具為例,通過對美好生活及大自然的情境聯系,我們提取海浪、鯨魚、楓葉、唱片等視覺符號,打造了海浪鍋、鯨魚鍋、唱片鍋、楓葉鍋等具有獨特外觀記憶的系列鍋具,通過高顏值又有趣的設計讓做飯也可以賞心悅,讓沉悶的廚房瞬間變得生動鮮活。
我認為好的設計風格,最重要的是需要與用戶產生共鳴,為生活所服務。無論是材料、工藝,還是性價比等都需要與生活結合,讓用戶能有美好的感受。

瑞德設計 · 產品以「超級定義」為核心策略,通過符號視覺的色彩化和功能化,傳遞品牌統一的價值主張,為當代年輕消費者開啟顏值時代個性廚房新戰場。

瑞德設計·品牌為Z世代人群打造了一款用于嘗鮮的藝福堂·彩虹扭扭罐,顛覆性積木式創意包裝,自由組合、隨心搭配,適用于辦公、社交、差旅等多元場景。

觀潮新消費:放眼全球,2022年消費品領域有哪些設計趨勢?
瑞德設計李琦:我們之前對2021年的設計趨勢進行過總結,高級、細分、共鳴等都是關鍵詞。展望2022年,我們認為會有以下幾大趨勢:
首先是分化。以掃地機器人為例,以前只有吸塵器,后來演化出掃地機器人,如今又出現了洗拖一體機。如今的用戶需求越來越細分,而需求的分化正在牽引創新的方向。

瑞德設計·產品基于當下不同人群的輕洗護細分洗衣需求,為「小鴨集團」創新打造了mini洗衣機新物種——桌面雙筒洗衣機,開啟私享洗護新時代。
其次是場景。去年的FITURE魔鏡和剛剛火爆全網的劉畊宏現象可以說都是靠場景贏得青睞。場景能夠觸達人心,讓消費者和產品產生共鳴,實現品牌溢價。

作為美的集團戰略合作伙伴,瑞德設計·空間受邀為COLMO全球首家AI智感體驗館提供空間解決方。我們通過「超級場景」-理“享”生活方式的體驗空間塑造,為COLMO構建了品牌、產品與用戶之間的高效對話空間。
還有是定義。定義是設計里的北斗導航,當我們細分用戶并且創造場景后,還需要將其定義清楚。美妝冰箱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用戶足夠細分,場景也十分明確,如何來設計冰箱大小,解決存儲空間問題,這些細分的體驗都需要定義清楚,包括我們去年發布的大師美妝鏡。

始終關于女性美顏護膚時刻的「PINKTOP繽兔」觀察到女性在室內化妝的使用求,于21年重磅發布大師美妝鏡·萬花鏡系列,重新定義專業美妝鏡。
最后是邊界。一個美妝集合店可以打造成劇場的形態,以獨特的設計理念創造一個全新的零售空間。如今的設計邊界是從未有過的清晰,也從未有過的模糊。

瑞德設計 · 空間為「藍宙科技」打造了天才少年的未來靈感空間站,通過「超級場景」設計策略構建“學習+競技+游戲”的高交互用戶體驗腳本,塑造兒童消費行業高端零售終端新模式。

隨著消費浪潮的不斷升級,“好不好看”逐漸成為消費者是否愿意買單的重要考量標準之一。設計作為產品的標簽,承載著解釋產品、傳達理念的功能,在品牌傳播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不管是定位人群還是價格,在國潮產業興起的浪潮之下,國潮設計已經成為設計領域非常重要的方向。優秀的國潮設計,在表達美的同時,也傳達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不難發現,近年走紅的國潮品牌,都超越了對傳統符號元素的簡單拼貼,而是深入到中華美學和傳統文化的內里,并結合當代生活之需。它們借助國風的力量突破圈層的限制,同時又將國風傳達給更多的消費者,品牌與文化完美融合,具備更持久的生命力。
國潮推動著文化傳承,在創新的產品設計中也看到了撲面而來的國潮熱浪。